物理
小明一天收看“新北方”节目时,看到记者报道这样一则消息:一行人被楼顶檐上的冰溜子砸成重伤.小明分析了冰溜子形成的原因.原来是雪后楼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
吸热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而
熔化
熔化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从楼顶檐流下时又遇冷
凝固
凝固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时要
放热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久之形成大冰溜子埋下安全隐患.请你写出一条有关类似情况行人安全通行的方案
通行时应与楼房保持一定距离(合理即可)
通行时应与楼房保持一定距离(合理即可)
.
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
(1)河里的水结成冰,这是
凝固
凝固
现象.
(2)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这是
汽化
汽化
现象.
(3)冰融化成水,这是
熔化
熔化
现象.
放在冰箱里的鱼汤变成鱼冻是
凝固
凝固
现象,将冰箱里取出盐水鸭放在桌面上,过了一会,盐水鸭的包装袋上布满了小水珠,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
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
凝固
凝固
时会
放
放
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
低
低
.
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凝固
凝固
和
熔化
熔化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
0
0
℃.对联中包含的冰的这种性质,蜡烛
没有
没有
(选填“也有”或“没有”).
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这种材料制成小的颗粒掺入墙体材料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这是因为当室内的温度升高时,这种材料会
熔化
熔化
而
吸
吸
热;当温度降低时,这种材料会
凝固
凝固
而
放
放
热.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1)80℃的酒精是
气
气
态;
(2)北方寒冷的冬天,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用
酒精
酒精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3)如下图所示,黑色区为液柱,则左右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1.8
-1.8
℃和
36.82
36.82
℃.
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
吸热
吸热
的缘故;北方冬天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
放热
放热
.(选填“吸热”,“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
液化
液化
时要放热.
海波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将
不变
不变
;物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
放出
放出
热量,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将
下降
下降
.
第一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2439
32441
32443
32445
32448
32450
32452
32455
32457
3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