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0·黄浦区二模)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反射
形成的;灌有水的游泳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浅,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折射
形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能看到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蓝
绿、蓝
.
(2009·花都区一模)(1)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这是为了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
(2)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要
浅
浅
些(选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折射
的缘故.
(2008·沈阳二模)如图所示,“鸟巢”体育场采用网架结构,但并非简单地把结构暴露在外,从体育场里面看,结构的外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如同中国的纸窗”.这种设计不需要为体育场再另外加上像玻璃幕墙那样的表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使用这种半透明材料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体育场外的光线不是直接射进来的,而是通过
折射
折射
(填“折射”或者“反射”)使光线更加柔和,解决了强烈光影带来的麻烦,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2004·闵行区模拟)人站在水池旁看到水中的彩灯发出的光.这些光束的入射角
小
小
于折射角(选填:大/小/等).人看到的是彩灯的
虚
虚
像(选填:实/虚).
诗人林逋有首诗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中描写的梅树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的
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现象,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
折射
折射
现象,空气中暗香浮动说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物理道理.
如图中的各种情景,说说它们形成的原理:
树在水中的倒影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
树在地面上的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
树在照相底片上的像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
暑假妍妍到劳动公园游玩,她坐在湖边的树荫下,看到湖水映衬着树的倒影、鱼儿在水中嬉戏.湖中树的倒影是光的
反射
反射
形成的;在岸上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
折射
折射
现象;树荫是光的
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形成的.
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形影不离”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沿直线传播
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
反射
形成的
虚像
虚像
(实像/虚像);看“电影”中的“影”是光通过放映机发生
折射
折射
形成的
实像
实像
(实像/虚像).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立竿见影”,“水中月,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立竿见影”是光的
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现象,“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反射
反射
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折射
折射
现象.
(1)小明学了“光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
②
②
和
③
③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光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都是 3×10
8
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传播介质
③光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2)人站在湖边看到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反射
现象形成的;同时能看到水中的鱼,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折射
现象形成的.
第一页
上一页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178
2179
2181
2184
2185
2187
2188
2190
2192
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