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晓琦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槽中装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轻质的空矿泉水瓶盖拧紧,用一根细线系住,通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空矿泉水瓶缓慢的浸入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同时水槽内的水面逐渐升高.依据这个实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浮力大大小与排开液体
体积
体积
的关系.该实验使用的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
方向
方向
.
(2)图2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浮力
浮力
和
排开水的重力
排开水的重力
;
(3)实验是通过图2中
A、B
A、B
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的大小F
浮
.(填代号)
(4)实验中晓华发现操作的顺序不够科学,于是提出了改进意见,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
DABC
DABC
.
如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
(1)在薄塑料袋(塑料袋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图1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
2.6
2.6
N;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
大
大
;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由图2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0
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2.6
2.6
N.
(2)此水袋浸没在水中后移去弹簧测力计,水袋在水中会
悬浮
悬浮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过程.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如图a所示,物重G=
5
5
N.
(2)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b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
3
3
N.
(3)将物体浸入水中,如图c所示.对照c与a、b实验,说明
水
水
对
物体
物体
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
2
2
N.
(4)实验建立浮力概念的物理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和溢水杯设计的“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来获得所要探究的数据.
(1)请将图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
物体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物体排开水的
重力/N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3)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大小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
液体
液体
进行实验.
(4)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请你就该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如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
(1)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图(a)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
4.6
4.6
N;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渐渐变
小
小
,说明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
大
大
;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0
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4.6
4.6
N.
(2)该实验能否全面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为什么?
不能.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也适用,而此实验不足以说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气体的重力.”
不能.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也适用,而此实验不足以说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气体的重力.”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E: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1)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A
A
是错误的(选填“A、B、C、D、E”).
(2)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
B
B
是正确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C
C
是错误的(选填“A、B、C、D、E”).
(4)分析比较实验
⑥⑦或②⑥⑦
⑥⑦或②⑥⑦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我县某中学的小华用图①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他想研究浸在液体中的 是否受到浮力,应选择
甲和乙(或甲和丙)
甲和乙(或甲和丙)
两图.
(2)他想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
乙和丙
乙和丙
两图.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②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工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不变
先变大后不变
.
(4)本实验的探究工程中利用了典型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装置及
实验过程,图中测力计露出的每一格为1N,
(1)比较甲和
丁
丁
图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2)比较乙和
戊
戊
图可以求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比较(1 )、(2 )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
重力
.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2)分析
④、⑤
④、⑤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2.4
2.4
N.
(4)该实验的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
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是
1
1
N;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操作是
③和④
③和④
(填序号);
(3)若选用的操作③⑤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密度
液体密度
的关系.
(4)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操作是
②和③(或②和④)
②和③(或②和④)
(填序号).
(5)该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进行实验.
第一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5866
75868
75869
75871
75873
75875
75877
75878
75880
7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