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远视眼、近视眼、正常的眼睛,这三种情况的晶状体最厚的是
近视眼
近视眼
.
远视眼只能看清
远
远
处物体,而看不清
近
近
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薄
薄
,折光能力太
弱
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短
短
,使得来自近处某点的光
还没有会聚一点
还没有会聚一点
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人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减弱
减弱
,
近处
近处
、
远处
远处
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70岁老太太戴的眼镜的镜片是一个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综合作用使得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变
短
短
了.载重汽车的驾驶室旁边的观后镜是
凸面镜
凸面镜
.
近视眼的镜片是
凹透
凹透
镜,老光眼镜的镜片是
凸透
凸透
镜,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
凸面
凸面
镜.
远视眼只能
看清
看清
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
看不清
近处的物体,这是因为
晶状体太薄
晶状体太薄
或者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因此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光斑.为了矫正远视,应该用
凸透镜
凸透镜
作眼镜片,使入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
会聚
会聚
,再进入眼睛,会聚点前移就落在视网膜上了.
(2008·宁夏)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
乙
乙
是凸透镜,
甲
甲
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①
①
,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②
②
.(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2009·攀枝花)小伟奶奶的老花眼镜和小伟妈妈的近视眼镜外观几乎一样,早上起床时,奶奶发现两副眼镜放在了一起,于是叫来小伟帮自己挑眼镜.小伟从物理课本中查到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请你用两种物理方法帮小伟挑选出奶奶的眼镜.
方法一:
触摸法.用手摸,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是老花眼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镜片是近视眼镜
触摸法.用手摸,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是老花眼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镜片是近视眼镜
.
方法二:
聚光法.把镜片对着太阳光(或光源),在另一侧用白纸相对于镜片前后移动,能看到亮点的是老花眼镜,不能看到亮点的是近视眼镜
聚光法.把镜片对着太阳光(或光源),在另一侧用白纸相对于镜片前后移动,能看到亮点的是老花眼镜,不能看到亮点的是近视眼镜
.
(2008·义乌市)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25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
甲
甲
表示,配戴
凹透镜
凹透镜
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2006·淮安)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作眼睛的
晶状体
晶状体
,光屏看作
视网膜
视网膜
.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如图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①
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②
近视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近视眼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
远离凸透镜
远离凸透镜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会聚
作用.
第一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593
14595
14597
14599
14601
14603
14605
14607
14608
1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