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翔安区一模)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明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2013·河西区二模)如图所示,烛焰通过凸透恰好在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2·海珠区一模)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情景如图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
(2011·扬中市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如图).若将蜡烛向右稍许移动一些,为了使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可采取的措施是( )
(2011·和平区二模)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三次实验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0厘米,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关系为( )
凸透镜
像的性质
甲
倒立
缩小
实像
乙
倒立
放大
实像
丙
正立
放大
虚像
(2011·广州模拟)如图,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2010·番禺区一模)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两同学安装的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
(2009·东城区二模)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凸透镜与蜡烛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0cm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08·常熟市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蜡烛,使光屏从较远处接近凸透镜焦点时,均能得到清晰的像,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06·闸北区二模)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点燃的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厘米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移至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第一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342
3345
3347
3349
3351
3353
3355
3357
3359
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