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明同学要挑选一个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
乙
乙
凸透镜是小明同学需要的.
凸透镜
像的性质
甲
倒立
放大
实像
乙
倒立
缩小
实像
丙
正立
放大
虚像
小明和小聪一起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他们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光具座、刻度尺、凸透镜、蜡烛、火柴,小明认为实验器材不够,还缺少
光屏
光屏
.
(2)实验中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3)小聪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成的是
缩小
缩小
、
倒立
倒立
的实像.
(4)若想在图中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应该置于透镜左边A、B、C、D、E五点中的
C
C
点处;
幻灯机(或投影仪)
幻灯机(或投影仪)
就是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制成的.
一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物体放在u=25cm处时,所成的像是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实像;这种原理主要用于
照相
照相
机.
图中,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蜡烛,人眼能从透镜的另一侧看到蜡烛所成的像A′B′.请用作图法确定蜡烛火焰A点的像点A′.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
C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如图所示,晚上小明家的客厅中日光灯A正在发光,小明在B处手持一个物体,在桌面的C处的白纸上有一条形的光带(此为日光灯的像),则小明手持的物体可能为:
b
b
或
h
h
(选填序号).a、三棱镜; 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e、凹面镜;f、显微镜;g、望远镜;h、带有小孔的硬纸片.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当蜡烛在15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
缩小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2)当蜡烛在4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放大镜
放大镜
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闻名于世的“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
延展
延展
性,可锻打成片;我们听到的锻打声是由物体
振动
振动
而产生的;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
凸
凸
透镜.
如图所示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A活动中,透过盛水玻璃杯看书本上字,发现
书本上的字变大了
书本上的字变大了
.
(2)B活动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
音调与频率
音调与频率
的关系.
(3)C活动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的扬声器前方,会发现
火焰晃动
火焰晃动
.
(4)D活动中,要探究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是
拉动活塞后再推压活塞
拉动活塞后再推压活塞
.
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凸透
镜.
(2)从A、B两图可以看出汽车
B
B
(填“A”或“B”)是靠近摄像头的.
(3)观察照片可以发现,车玻璃是黑色的,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原因是什么?
(4)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该关闭,这是为什么?
第一页
上一页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575
12576
12577
12578
12579
12580
12590
12592
12594
1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