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特点
应用
u>2f
f<u<2f
u<f
/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时,像距v将
增大
增大
,像的大小将
增大
增大
.
(2)焦点F是凸透镜
虚像和实像
虚像和实像
的分界点.
(3)2f点是凸透镜
缩小的像和放大的像
缩小的像和放大的像
的分界点.
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
焦点
焦点
处,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
二倍焦距
二倍焦距
处.把物体放在
焦点
焦点
处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
没有
没有
(填“有”“没有”)得到像.这时,眼睛在
蜡烛
蜡烛
(填“蜡烛”“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
正立放大
正立放大
的虚像.此时像与物
同侧
同侧
(填“同侧”“异侧”).
发光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时,在屏上得到倒立实像的条件是
物距大于焦距
物距大于焦距
.如果得到的实像是倒立放大的,则物体必须放在
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如果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体放在
2倍焦距以外
2倍焦距以外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那么,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可以得到一个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的
实
实
像,像与物在透镜的
两
两
侧;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6cm时,可以得到一个
正立
正立
、
放大
放大
的
虚
虚
像.
已知凸透镜L
1
的焦距为f
1
,凹透镜L
2
的焦距为f
2
,且f
1
>f
2
.若把它们的主轴重合相互平行放置,并适当调节两块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可使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通过这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束.这时该两块透镜中心间的距离为
f
1
-f
2
f
1
-f
2
.
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在
10
10
cm至
15
15
cm之间.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下边沿处.
(1)不改变烛焰和屏的位置,只移动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上
上
(填“上”或“下”)移动,使像移动到光屏的中央.
(2)不改变透镜和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应将烛焰向
下
下
(填“上”或“下”)移动,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实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
放大
放大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
倒立、缩小的实
倒立、缩小的实
像.
(4)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
(5)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
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时,则光屏上将得到
倒立、缩小的
倒立、缩小的
实像;若再远离15cm,则光屏上得到
倒立、缩小的
倒立、缩小的
像,现实生活中应用于
照相机
照相机
.
第一页
上一页
137
138
139
140
14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124
12125
12127
12129
12131
12133
12134
12136
12138
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