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上
在同一高度上
,再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移动光屏,便可得到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的明亮、清晰的烛焰像.
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及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小明把蜡烛、凸透镜及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凸透镜向
下
下
(选填“上”、“下”、“左”或“右”)调整,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中央
.
(2)上述器材经小明正确操作后,调整光屏看到了清晰的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其中实验序号5中像的性质是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
(3)生活中所用投影仪的核心光学器材是凸透镜,表格的5次实验中,第
3、4
3、4
次像的性质体现了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凸透镜对光能起
会聚
会聚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所以生活中可用它来矫正远视眼.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的性质
1
3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在进行实验时,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凸透镜
凸透镜
.点燃蜡烛前应调整
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及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及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实验时像才会落在光屏中央.
(2)若A、B、C位于图示位置时,图中光屏中央能得到烛焰的清晰像,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幻灯机或投影仪等
幻灯机或投影仪等
(举一例).
(3)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B不动,A向左调的同时,C应向
左
左
调.
(4)在第(2)步实验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右
右
移(选填“左”或“右”).
(5)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向上
向上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明所在的小组组装完实验器材后,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把蜡烛移到
A
A
(选填“A”或“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D
D
(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放大镜
放大镜
;
(2)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8
8
cm,第4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可成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1)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与B的要求是:
大小相同
大小相同
,目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10.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该原理可应用于
幻灯机
幻灯机
.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首先要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直线上,然后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上
同一高度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屏的中间
使像成在屏的中间
,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
倒立缩小的实
倒立缩小的实
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应用这一成像性质的光学仪器之一.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
(1)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
物体位于1倍焦距或焦距之内
物体位于1倍焦距或焦距之内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下
下
(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15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左
左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上
同一高度上
.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1所示.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如图2所示的位置,则在透镜的
右
右
侧(填:“左”或“右”)可以看到一个烛焰
倒
倒
立的、
放大
放大
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投影仪
投影仪
上.
若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了9cm,同时像变为
倒
倒
立(填:“正”、“倒”)、
缩小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实
实
(填:“虚”、“实”)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必须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
高度
.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与烛焰大小相等的像,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10
厘米.此时,若将蜡烛沿主光轴的方向移动15厘米,则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可能
可能
(选填“一定”或“可能”)找到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选填“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像.
第一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827
11829
11831
11833
11835
11836
11838
11840
11842
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