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6·黄冈)胡蝶同学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在磨砂玻璃下放一张投影片,再放在投影仪上,无论怎样调节也看不到投影片清晰的像,这是由于光在磨砂玻璃上发生了
漫反射
漫反射
.当在磨砂玻璃上加些水,磨砂玻璃又变得透明,这时在屏幕上可以看见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
倒立放大的实
像.由于水不断
蒸发(汽化)
蒸发(汽化)
,像又慢慢变模糊了,这一过程中水要
吸
吸
热.这个演示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
蒸发(汽化)
蒸发(汽化)
现象转变成看得见的.
(2005·徐州)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光屏高度
光屏高度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倒
倒
立的实像.
(2005·北京)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a 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侧a、b、c、d 四点中的
c
c
点处.
幻灯机(或投影仪等)
幻灯机(或投影仪等)
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2004·宿迁)如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
放大
放大
(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
倒立
倒立
(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左
左
(填“左”或“右”)移动.
(2004·广安)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应
大于40cm
大于40cm
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在光屏的像是
倒立放大的实
倒立放大的实
像.
(2001·沈阳)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
小于
小于
透镜的焦距.
(2013·许昌二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移到A处(P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右
右
移动(填“左”或“右”).
(3)在(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的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此时光屏应放在
蜡烛
蜡烛
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
(2013·下关区一模)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10.0
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
倒立放大
倒立放大
的实像;
(3)将图乙中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左
左
移动.
(2013·武汉模拟)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
缩小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
完整的像
完整的像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前面
前面
(选填“前面”或“后面”).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f′>f
f′>f
.
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右
右
移动.
③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大
大
些.
(2013·吴江市一模)小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小亮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题中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大于
大于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在图甲中,保持烛焰与光屏位置不变,把透镜A放在光具座上
65
65
cm刻线处,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3)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照相机
照相机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小亮在图乙实验中把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接着他将眼镜取走,若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小亮应该将凸透镜向
靠近
靠近
(选填“远离”、“靠近”)蜡烛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重新变得清晰.
第一页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489
11490
11492
11493
11495
11496
11498
11500
11502
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