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度时,反射角是
30
30
度.
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
凸
凸
透镜和
凹
凹
面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100
100
度.
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
30°
30°
;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
0°
0°
,折射角为
0°
0°
.
一束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100
100
度,当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
远离
远离
(填“远离”或“靠近”)法线
10
10
度.
入射光与平面镜成45°角,则反射角为
45°
45°
,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转动20°,入射线与反射线间的夹角变为
50°
50°
;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
70
70
角度放置.
当入射光线和镜面夹角为30
0
时,入射角为
60°
60°
.如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为
45°
45°
.
小王同学为了研究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由图A或B或C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由图A和B和C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且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且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
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60°
60°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变小
变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发生了
漫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实验中
(1)一束光线贴着纸板从ON的左侧E沿某个角度射到0点,经过平面镜反射,只能在ON的右侧F看到一束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实验结论是: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
(2)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还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吗?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实验结论是: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
(3)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反射角也随之改变,实验结论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4)让入射光线从反射光线射入,发现反射光线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如图丙所示,实验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可逆
的.
如图,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发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没NO向后折,在NOF面上将
不会有反射光线
不会有反射光线
.
第一页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3045
43047
43048
43050
43052
43053
43055
43057
43059
4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