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6·大连)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若光源是条形的,小孔是三角形的,则成的像是
条
条
形的.
(2008·宁德)张伟同学在课外利用底部有一个小孔的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像是:(
C
C
)
A.圆形光斑 B.蜡烛的正立像 C.蜡烛的倒立像.
(2007·资阳)如图所示,一天晚上,家住××小区的小莉在街道边等候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站牌顶端的路灯照在小莉身上在路面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请通过作图法确定影长并将它标在图中.
(2005·陕西)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减小
减小
.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15
15
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慢
慢
(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基本不变”)
(2005·大连)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图)所示.
(1)请在甲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3.6
6.0
8.0
10.0
12.4
14.0
像的高度h/cm
1.0
2.2
3.0
4.0
5.0
5.8
7.0
“立竿见影”这个成语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直线
直线
传播的.已知太阳光线与地面间的夹角为45°,竿高2.5m,则竿在地面上的影长是
2.5
2.5
m.
日食和月食是自然界中对“光沿直线传播”很有说服力的证据.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
太阳
太阳
.地球绕太阳运转,在背对太阳的一边有一个长长的阴影区域,当月球走进这个阴影区域时,就会发生
月食
月食
现象.而日食发生时,是
月亮
月亮
挡住了太阳光.
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
现象,这说明光在
直线
直线
传播的.
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树荫的形成是光的
直线传播形成的
直线传播形成的
现象;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荧光物质
荧光物质
发光.
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光只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同种均匀介质中
才能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小为
3×10
8
3×10
8
米/秒.
第一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8794
38796
38799
38801
38803
38805
38807
38811
38812
3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