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
7
7
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
绿
绿
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紫外线
紫外线
来辨别真伪,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楚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
漫反射
漫反射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某同学在做有关光的实验,他用一只无色玻璃杯,在杯内盛上一些清水,杯边斜放一个平面镜,然后用一张白纸板(在中间开个口),让太阳光从开口中射到玻璃杯内的镜子上,如图.不断调整开口的位置或镜子的夹角,在白纸板上方就能看到多种色光.这位同学做的实验实际上就是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实验,水和镜子相当于
三棱镜
三棱镜
,这个实验又一次的证明了白色光是由
各种色光
各种色光
组成的.
每逢重大节日我校行政楼前的广场都会打开喷泉来庆祝,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迎着太阳光会看到一道人造彩虹,这实际上是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现象,是太阳光通过水雾发生了偏折分解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色光.
苏州市的空气质量逐年好转,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雨过天晴的天空中,我们可以看到彩虹,这是光的
色散
色散
现象;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8
3×10
8
m/s;声音在常温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340
m/s.
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
蓝
蓝
、靛、紫的顺序排列的,这一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色散
现象.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
折射
折射
(“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宋志琳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和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判断:
红
红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红光比紫光的偏折能力弱所以焦距长
红光比紫光的偏折能力弱所以焦距长
.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由红、橙、
黄
黄
、绿、蓝、靛、紫几种色光混合而成.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
较短
较短
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
较长
较长
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
较短
较短
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从A到B处分别为红、橙、黄、
绿
绿
、蓝、靛、紫等色光.在B的外侧还有
紫外线
紫外线
存在,它能使纸币上的
荧光物质
荧光物质
发光.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
黄
黄
、绿、
蓝
蓝
、靛、紫,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
色散
色散
.
第一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6205
36207
36210
36212
36214
36217
36219
36221
36223
3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