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将一勺热水倒入量热器,假设没有热量散失,这时量热器中水温升高了 5℃,再加同样一勺水,水温又上升了3℃.问:
(1)再加7勺同样的热水,则此量热器的水温还将上升多少?
(2)如果不断地向量热器加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中最终水温比开始时升高了多少(假设量热器容积比勺的容积大得多)?
答案
解:设每勺热水的质量为m,量热器中冷水的质量为M,两者的温度差为△t
(1)由热平衡方程Q=Q有:
即:cm△t=cM△t 
m△t=M△t
加一勺水:m(△t-5℃)=M·5℃
再加一勺水:m(△t-5℃-3℃)=(M+m)·3℃两式相比较可得:M=3m
加n勺水,升高tn时有:nm(△t-5℃-3℃-tn)=(M+2m)·tn
∴tn=12n/(n+5),
∴再加7勺水:t7=7℃;
(2)从上面的解题可知,热水和量热器中原先的冷水的温差是△t=20℃.不断地加热水的结果是热水越来越多,冷水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但是,无论怎么加,冷水的终温最多与热水的温度相同,也就是说,冷水的温度最多升高△t=20℃.
答:(1)续再加7勺同样的热水,则此量热器的水温还将上升7℃;
(2)如果不断地向量热器加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中最终水温比开始时升高了20℃.
解:设每勺热水的质量为m,量热器中冷水的质量为M,两者的温度差为△t
(1)由热平衡方程Q=Q有:
即:cm△t=cM△t 
m△t=M△t
加一勺水:m(△t-5℃)=M·5℃
再加一勺水:m(△t-5℃-3℃)=(M+m)·3℃两式相比较可得:M=3m
加n勺水,升高tn时有:nm(△t-5℃-3℃-tn)=(M+2m)·tn
∴tn=12n/(n+5),
∴再加7勺水:t7=7℃;
(2)从上面的解题可知,热水和量热器中原先的冷水的温差是△t=20℃.不断地加热水的结果是热水越来越多,冷水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但是,无论怎么加,冷水的终温最多与热水的温度相同,也就是说,冷水的温度最多升高△t=20℃.
答:(1)续再加7勺同样的热水,则此量热器的水温还将上升7℃;
(2)如果不断地向量热器加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中最终水温比开始时升高了20℃.
考点梳理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的测量器材是量热器,尽管量热器测量误差较大,但是,该器材的设计中包含许多科学的内涵,同学们应该认真理解和把握,其实量热器与保温瓶的结构非常相似.尽管测量误差较大,但是我们初中阶段往往还是忽略这些误差.
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是热平衡方程,可以运用一些技巧.
本题既有混合,又有数学上积数的意义,应该培养自己推导经验公式的能力.
分子热运动、内能.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