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发散
发散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
凹
凹
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不一定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答案
发散
凹
不一定
解: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
故本题答案为:发散;凹;不一定.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透镜的光路图;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故原来比较跟现在比较是发散了,应是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说明了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
本题考查了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确定出是凹透镜的,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相对于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来说的,不一定不能会聚.
压轴题.
找相似题
(2013·济宁)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2009·南宁)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如图所示的( )
(2007·泰安)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2007·南宁)下图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2007·杭州)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