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如图1所示是某校初三(1)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
方向
方向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
大小
大小
,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4)小刚用身边一些器材做实验:①他将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2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
重心
重心
一定在 同一竖直线上.
②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
向左倾斜
向左倾斜
(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
答案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方向

大小

重心

向左倾斜

解:(1)实验开始对杠杆进行水平位置平衡调节;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2)分析两组数据实验序号1中,F1L1=1×8=8,F2L2=2×4=8;
实验序号2中,F1L1=2×8=16,F2L2=1×16=16;
实验序号3中,F1L1=2×12=24,F2L2=3×8=24;
∴杠杆平衡时,F1L1=F2L2;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在杠杆上,力臂是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改变了拉力方向,观察拉力大小,计算“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否成,立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2)①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为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直尺的重心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当在相同时间内,右端的硬币先到达支点,左端的硬币在支点的左侧,杠杆会向左倾斜.
故答案为:(1)左;左;否;(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方向;大小;(4)重心;向左倾斜.
考点梳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为了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实验前,应首先进行杠杆平衡调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但实验过程中,螺母不需要再调节.
(2)计算数据中F1L1与F2L2 的值,然后比较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3)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时,力臂是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倾斜拉动杠杆时,力臂小于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4)①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避免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的影响,直尺的重心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可以采用极端的方法,两端硬币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当杠杆右端的硬币移动到支点时,左端硬币到支点还有一段距离,杠杆的左端会下沉.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才能在杠杆上,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本题还主要考查了力臂的问题,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而不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实验题;极端假设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