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甲、乙两位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情况,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过程中按图乙挂置钩码,则杠杆
不能
不能
(选填“能”、“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了使杠杆住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2
2
格.
(3)甲乙两同学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
甲同学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4 5 5 4
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7 4 2 14
6 4 8 3
4 5 2 10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答案

便于测量力臂

不能


2

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解:(1)由图甲知,杠杆向左倾斜,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
则左端=2G×3L=6GL    右端=G×4L=4GL
6GL>4GL,所以杠杆将向左端倾斜,为使杠杆平衡,右端钩码需向右移动2个小格.
(3)甲组只通过两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4、5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不能;右;2格;(3)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考点梳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杠杆的调节类似生活中的“跷跷板”,满足:左下右调,右下左调,先快后慢.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要判断杠杆是否平衡,需要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然后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钩码移动的格数.
(3)我们的实验结论必须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符合物理规律;同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合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题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首先会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分析.
探究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