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下表是小王“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值.(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8 1 4
2
2
2
6 1.5 8
(1)如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3)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了杠杆平衡条件,据此,他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豪言,他的设想
(“有”或“没有”)道理,经过努力能实现吗?
不能
不能
;为什么?
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答案
2


便于测量力臂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不能

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解:∵F1L1=F2L2
∴第二次试验中的动力:
F1=
F2L2
L1
=
1.5N×8cm
6cm
=2N;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左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测量出力臂;
(2)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3)“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豪言,他的设想有道理,只是不能实现,因为没有这么长的杠杆,也没有合适的支点,即便都能找到,当地球翘起1cm,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用他的一生都无法完成.
故答案为:2;(1)右;便于测量力臂;(2)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3)有;不能;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考点梳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将题中表格中的已知数据代入F1L1=F2L2中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表格中所缺少的数据的答案;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物理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有时是为了杜绝实验偶然性,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有时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3)分析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可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用杠杆平衡条件来进行分析问题和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