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
(2)实验中,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D
D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如图2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牛,杠杆上每一格长5厘米,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动力F1(牛) |
动力臂L1(厘米) |
阻力F2(牛) |
阻力臂L2(厘米) |
1 |
1.5 |
10 |
1 |
15 |
2 |
1 |
20 |
2 |
10 |
3 |
1 |
20 |
1.5 |
10 |
(4)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L1读错了(或者F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
L1读错了(或者F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
.
答案
右
便于测量力臂
D
L1读错了(或者F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
解:(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则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方便力臂的测量.
(2)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4)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
1的方向垂直于杠杆时,力臂才在杠杆上.如图,F
1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不在杠杆上,所以动力臂L
1读取错误.
故答案为:(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2)D;(4)L
1读错了(或者F
1的力臂不在杠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