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解:(1)过支点O作动力(F
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
1);过支点O作阻力(F
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阻力臂L
2);
(2)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可得,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是最省力的绕法,然后将绳子绕在滑轮组上即可.
如图所示:

解:(1)过支点O作动力(F
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
1);过支点O作阻力(F
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阻力臂L
2);
(2)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可得,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是最省力的绕法,然后将绳子绕在滑轮组上即可.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