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甲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750
750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丙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
上浮
上浮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
750

不变

上浮

解:(1)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因为是质地均匀的小球,所以其露出水面的那部分截去后,小球的密度不变,仍然小于水的密度,剩余小球仍漂浮,所以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要上浮.
故答案为:(1)750;(2)不变;上浮.
考点梳理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密度及其特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因此,从图中读出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内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即可得出结论;
(2)小球漂浮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截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后,小球的密度不变,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剩余浸在水中的小球的状态.
考查了水银柱高度的判断,这里应注意区分高度与长度的关系,应是管内外水银面的垂直高度;本题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密度及其应用;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的应用.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