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98年某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为了抗洪抢险,急需在20h内从甲地调运65t钢材到乙.现仅剩下一艘满载时排水量为80t的货船,船身(包括船员)质量纸17t,已知甲、乙两地的水路距离为80km,船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0km/h(不计水流速度)
(1)请你设计一个完成此项任务的可行性方案
(2)通过分析、计算,找出最佳方案.(钢材的密度为7.9×10
3kg/m
3)
答案
解:(1)设计方案:根据问题中所给条件,又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可以把部分钢材放在船体外的水中,并设法将其“贴”在船体上.为防止船体发生倾斜,船体两侧所放置钢材的质量应该相等.
(2)最佳方案:设放置在船体两侧钢材的质量为m,因船与船体外钢材组合的整体浮在水面上,
故F
浮=G,
即F
船浮+F
外钢浮=G
船+G
钢代入数据后
F
船浮=80×10
3kg×10N/kg=8×10
5N
F
外钢浮=1×10
3kg/m
3×10N/kg×
;
G
船+G
钢=(65+17)×10
3kg×10N/kg=8.2×10
5N
从以上各式求得m=15.8×10
3kg=15.8t
在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只能采用把至少15.8t钢材均分放置在船外两侧的水中且紧贴船体,经t=
=
=8h即可送到乙地.
解:(1)设计方案:根据问题中所给条件,又在这种特定情况下,可以把部分钢材放在船体外的水中,并设法将其“贴”在船体上.为防止船体发生倾斜,船体两侧所放置钢材的质量应该相等.
(2)最佳方案:设放置在船体两侧钢材的质量为m,因船与船体外钢材组合的整体浮在水面上,
故F
浮=G,
即F
船浮+F
外钢浮=G
船+G
钢代入数据后
F
船浮=80×10
3kg×10N/kg=8×10
5N
F
外钢浮=1×10
3kg/m
3×10N/kg×
;
G
船+G
钢=(65+17)×10
3kg×10N/kg=8.2×10
5N
从以上各式求得m=15.8×10
3kg=15.8t
在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只能采用把至少15.8t钢材均分放置在船外两侧的水中且紧贴船体,经t=
=
=8h即可送到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