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资阳)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下列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鱼类主要是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B.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吸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C.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前,猫、狗、老鼠和蛇等动物大都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这些动物可感知地壳内部运动发出的次声波
答案
A
解:A、鱼鳔中充满的是气体,它是利用鱼鳔的充气或放气来改变自体的体积从而控制运动状态的,故A错误;
B、蚊子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从而易于刺穿皮肤,故B正确;
C、大象的耳朵可以增大接收面积从而增大所吸收的声波,同时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利于散热,故C正确;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都会放出大量次声波,很多小动物都能感受到这种次声波,从而表现出异常行为来,故D正确.
因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蒸发及其现象;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1)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鱼鳔的特点可知鱼沉浮的原因;
(2)固体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声音是种波,耳朵大可以接收更多的声波;热量的散发与散热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则散热越快;
(4)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波,而很多动物可以感知这种次声波.
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浮力、压强、散热及次声波等知识;通过本题应注意在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做有心人,多思索身过的物理现象.
应用题.
找相似题
(2013·南宁)2013年5月31日,我区首艘千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中国海监1118”号在梧州顺利下水,这将增强海监队伍在北部湾海域的执法能力.当海监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牡丹江)生物学中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3·呼和浩特)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3·东营)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2·宜宾)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主要是在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1标准大气压近似取ρ
0
=1.0x 10
5
Pa,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
3
Kg/m
3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