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5·武汉)武汉市教育局在中学开展的“创新素质实践行”中,进行了小论文的评比.各校交论文的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
组统计,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多少篇?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
答案
答:(1)第二组的频率是
3
2+3+4+6+4+1
=0.15,
总篇数是18÷0.15=120.
则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评;
(2)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获奖率最高.
答:(1)第二组的频率是
3
2+3+4+6+4+1
=0.15,
总篇数是18÷0.15=120.
则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评;
(2)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获奖率最高.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1)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又知第二组的频数为18,则总篇数=第二组的频数÷第二组的频率;
(2)由图可以看出第四组的频率组大,则第四组的论文数量最多;
(3)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则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本题考查频率的意义,虽然题目没有直接告诉频率,但可以求出来;知道了频率、频数即及总数中的任何两个量就可以求第三个量.
图表型.
找相似题
(2011·温州)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 )
(2010·德州)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50名学生,测试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注:15~20包括15,不包括20,以下同),请根据统计图计算成绩在20~30次的频率是( )
(2009·新疆)要反映乌鲁木齐市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2007·湖州)如图是某班全体学生外出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分布图(两图都不完整),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2006·自贡)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与小长方形的高成正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