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1·路北区一模)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操作过程如图1.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的原因是
因为木块匀速运动,所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因为木块匀速运动,所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压力大小有关               B.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次数

压力

接触面
木块
放置
木块
运动
测力计
示数/N
  1 一个木块   木板 平放
  2 一个木块   木板 侧放 同上
  3 一个木块   木板 立放 同上
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小明此实验是想验证猜想
C
C
(填字母)的正确或者错误.
(3)比较图中
甲和乙
甲和乙
两步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
摩擦
摩擦
力的作用.
(5)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图2中应用了该方法的有
AD
AD
(填字母).
青果学院
答案
匀速直线

因为木块匀速运动,所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C

甲和乙

摩擦

AD

解:(1)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由表中实验条件可知,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每次实验时改变木块的接触面积,由此可知,该实验可以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因此选择C;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应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压力的大小进行实验,步骤甲和乙符合;
(4)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原因是:物体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有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受平衡力,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等,且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5)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图2中AD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B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的,C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
(1)匀速;因为木块匀速运动,所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C;
(3)甲和乙;
(4)摩擦;
(5)AD.
考点梳理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对摩擦力的测量是采用“转换法”进行的,只有当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
(2)分析表格中的物理量,哪个变量不同,就是验证哪个猜想;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速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分析图示实验,找出符合要求的步骤;
(4)物体之间只要有了相对运动的趋势,它们之间便会有摩擦力的存在,这种摩擦是静摩擦,静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5)增大物体间的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涉及到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关键是利用好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平时要注意掌握和应用.
实验题;控制变量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