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3·呼和浩特)关于声音和物质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
D.课上是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答案
D
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随着瓶内空气的不断抽出,瓶外听到的音乐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科学推理(设想)瓶内没有空气为真空时瓶外就听不到声音了,于是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物理学方法;原子的核式模型;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并且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4)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用抽气机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随着抽气,声音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重点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也是中考声学内容中考查的重点.
其他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08·无锡)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成都)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核能,表述正确的是( )
(2011·资阳)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1·日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1·大庆)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