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在图2中,画出青蛙在井中P点看到井上物体的范围.
(3)在图3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如图4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答案
解:
(1)过反射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从而可以确定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出入射角也为60°,由此可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图中黑点P表示青蛙的位置,将P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P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3)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4)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②因为反射光线看上去就像是从像点S'发出来的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连接S′点和A点,得到反射光线.
③线段S′A与镜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与入射点便可得到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
(1)过反射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从而可以确定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出入射角也为60°,由此可得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图中黑点P表示青蛙的位置,将P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P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3)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4)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②因为反射光线看上去就像是从像点S'发出来的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连接S′点和A点,得到反射光线.
③线段S′A与镜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与入射点便可得到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梳理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1)根据图示的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可以做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图中给出发光点及反射光线上的一点,可以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然后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线.
(1)在做光路图时,要注意细节:实线与虚线的区分;光线要有箭头;图中有角度的即使没有要求,也要标出对应的度数.
(2)通过作图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题目应用了成语故事,是一道好题;
(3)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4)光路图中光线要标明方向,实线、虚线要分清,实际存在的光线要用实线,辅助线及虚像用虚线.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