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1·西盟县模拟)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实验应在光线
较暗
较暗
 (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实验时玻璃与水平桌面
垂直
垂直

(2)实验中观察到与甲蜡烛相同的乙蜡烛恰好与甲蜡烛所成像完全重合,表明: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大小相等

(3)实验中数据如表:表中的数据说明了
像距等于物距
像距等于物距

次数 甲到玻璃板的距离L1/cm 乙到玻璃板的距离L2/cm
1 4.4 4.4
2 6.0 5.9
3 8.7 8.7
(4)用光屏接不到蜡烛所成的像这说明了,所成的像是
像.
(5)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较暗

垂直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距等于物距


不变

解:(1)①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②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因此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较暗;垂直.
(2)根据实验现象--两者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像和物大小相等.
(3)实验中数据如表:表中的数据说明了像距等于物距
故答案为:像距等于物距.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故答案为:虚.
(5)因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只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所以不管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不变.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1)①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②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保证物与像完全重合,玻璃应竖直放置在桌面上;
(2)因为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不便于确定其所在位置,故采用等效替代法,用一个等大未点燃蜡烛,去替代蜡烛的像,这样既能确定像的位置,也能够得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根据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得出结论.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物像等大来分析此题.
②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
①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一部分内容,即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未点燃的蜡烛与玻璃后的虚像重合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要将“像”说在前,不能说成“物与像大小相同”,因为“物”是因,“像”是果.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