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豪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环境申进行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玻璃板有厚度
玻璃板有厚度
造成的;
(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不变
不变
.
(4)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5)在实验中,小豪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2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P
P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6)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厘米) |
4.5 |
5.5 |
6.5 |
7.5 |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
答案
较黑暗
玻璃板有厚度
不变
P
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解:(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汇聚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两个像越清晰.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5)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P面的成像得到的.
(6)如图,小柯测量时把像A'到玻璃板Q面的距离作为像距,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
故答案为:(1)较黑暗;(2)玻璃板有厚度;(3)不变;(5)P;(6)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