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较暗
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在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
(3)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拿另一支
未点燃
未点燃
(选“也点燃”、“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实验时,小明应在
A
A
(填“A”或“A′”)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A′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的两个面都可以反射光而成像
玻璃的两个面都可以反射光而成像
.
答案
确定像的位置
2
较暗
大小
未点燃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A
不变
玻璃的两个面都可以反射光而成像
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3)作为物体的蜡烛应点燃,替代像的蜡烛应不点燃,看到另一支蜡烛放到A的像的位置,恰好与A的像A′完全重,就像点燃了合一样,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小明应在A侧即物体一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大小不变;
(5)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太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成了像.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较暗;(2)大小;(3)未点燃;像和物体大小相等;A;(4)不变;(5)玻璃的两个面都可以反射光而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