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
(1)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即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反.故BC正确,D错误;
(2)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A正确.
故选D.
考点梳理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②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
此题通过《梦溪笔谈》这样的经典著作考查小孔成像知识,更能提高心智,学习物理,阅读古今中外科普书籍,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