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炎热的夏天,大树底下却很凉快,除了大树的遮挡,避免了太阳直射,还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每一种植物都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把塑料袋套在植物上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袋内出现一些水珠.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既能降低植物的温度,又能促进根吸收水分.晴天时,蒸腾作用在早晚最弱,午后最强.
(1)大树下有树荫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直线
传播.
(2)太阳照射下,令人感到热,主要是因为太阳中的
红外
红外
线.
(3)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际上是水的一种物态变化,即
汽化
汽化

(4)从文中可以看出,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
温度
温度

(5)塑料袋内收集到的水,是经过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B
B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答案
直线

红外

汽化

温度

B

解:(1)大树下有树荫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大树形成的影子;
(2)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能够使被照物体发热;
(3)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也就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
(4)“晴天时,蒸腾作用在早晚最弱,午后最强.”说明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是温度;
(5)塑料袋内收集到的水,是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又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1)直线;(2)红外;(3)汽化;(4)温度;(5)B.
考点梳理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红外线.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太阳光包括可见光和看不见的光,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看不见的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4)分析文中内容,得出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
(5)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本题重点考查了植物的蒸腾作用,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现象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