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泡沫塑料板
泡沫塑料板
、
木板
木板
、
硬纸板
硬纸板
、
玻璃
玻璃
.
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好的隔音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
有一定的厚度和很多的小孔
有一定的厚度和很多的小孔
.
答案
泡沫塑料板
木板
硬纸板
玻璃
有一定的厚度和很多的小孔
解:由题意可知,如果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故隔音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m,隔音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m,隔音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隔音性能最差;
由几种材料对比可知,如果材料越厚,并且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
故答案为: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材料;应有很多的小孔来吸声,并且有厚度.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防治噪声的途径.
此题目把材料的隔音性能转换成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知道实验探究的是各种材料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性能.
此题是结合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考查学生对转化法和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实验题;转换法.
找相似题
(2013·孝感)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厦门)厦门岛内许多地方设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从以下哪个环节防治噪声( )
(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2013·十堰)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2013·邵阳) 周末,小明的爸爸开车带他去外地游玩,在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此图表达的意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