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教室外的课堂也很精彩!《速度的变化》一节同学们就是在跑道上完成实验的,下面是某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100米跑实验所记录的甲、乙两同学经过各处时刻的一组数据,请仔细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0m 20m   40m 60m  80m   100m
 甲 0.00s   3.00s  5.50s 10.50s   13.50s  15.80s
 乙  0.00s  3.20s  6.20s  9.20s 12.00s   14.60s
(1)课前该组同学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至少应准备
5
5
只秒表.
(2)甲、乙两同学谁先跑过40m处?
,理由是
通过40m处甲用时少
通过40m处甲用时少

(3)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甲乙交替领先的场面?为什么?
在40m处,甲在前,到达100m处,乙用时14.60s,甲用时15.80s,故到达此处乙在前,所以出现了交替领先的情况
在40m处,甲在前,到达100m处,乙用时14.60s,甲用时15.80s,故到达此处乙在前,所以出现了交替领先的情况

(4)请计算出乙同学100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5


通过40m处甲用时少

在40m处,甲在前,到达100m处,乙用时14.60s,甲用时15.80s,故到达此处乙在前,所以出现了交替领先的情况

解:(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组同学要在20m、40m、60m、80m、100m处分别计时,所以要准备5只秒表.
(2)到达40m处,甲用时5.50s,乙用时6.20s,甲用时少,甲先跑过40m处;
故答案为 甲、通过40m处甲用时少.
(3)在40m处,甲在前,到达100m处,乙用时14.60s,甲用时15.80s,故到达此处乙在前,所以出现了交替领先的情况.
(4)乙同学跑完100m时,路程s=100m,时间t=14.60s,所以乙的平均速度为v=
s
t
=
100m
14.60s
≈6.85m/s.
答:乙同学100米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85m/s.
考点梳理
速度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根据该组同学要在几个位置计时就要准备几只秒表;
(2)甲乙同时起跑,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到达40m处谁用时少,谁先跑过40m;
(3)在40m处,甲在乙前面,分析后面的60m、80m、100m,看有无乙用时少,乙在前的情况,判断有无交替领先;
(4)确定乙跑完100m的路程s和时间t,用公式v=
s
t
算出乙的平均速度.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或者相同路程比时间,利用速度计算公式求平均速度,注意实验时无法直接测量速度的大小,实验时要测路程s和时间t.
计算题;应用题;简答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