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26
0.26
0.9
时间t/s
2
6
6
平均速度v/(m/s)
0.13
0.13
0.15
0.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3)该实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
小
小
些较好(选“大”或“小”)
(4)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秒表
和
刻度尺
刻度尺
.
答案
0.26
6
0.13
0.15
小
秒表
刻度尺
解:
(1)由图知s
甲乙
=90cm-64cm=26cm=0.26m;t
甲丙
=5:10-5:04=6s;
v
甲乙
=
s
甲乙
t
甲乙
=
0.26m
2s
=0.13m/s,
t
甲丙
=
s
甲丙
t
甲丙
=
0.9m
6s
=0.15m/s,将数据填入表中,如表所示.
(2)由表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小车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4)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选择的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
故答案为:
(1)如下表所示:
小车从甲至乙
小车从甲至丙
路程S/m
0.26
0.9
时间t/s
2
6
平均速度v/(m/s)
0.13
0.15
(2)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0.13m/s≠0.15m/s;
(3)小;(4)秒表;刻度尺.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1)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2)根据求出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可判断小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保持不变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变化,则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3)斜面倾角越大,小车运动越快,不便于计时;斜面倾角越小,小车运动越慢,便于计时,距此答题;
(4)测量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v=
s
t
,其中用秒表测量距离,用刻度尺测量时间.
本题是通过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题,从所给图求出小车的运动路程与对应的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10·锦州)下列诗句中所蕴涵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2009·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06·防城港)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
(2005·盐城)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栏决赛中,以12.91s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2003·自贡)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0.5min内是起动阶段,运动越来越快,已知它在起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汽车在这0.5min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