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探究小车从斜面滑下的速度变化实验中,如图所示,斜面长为1.2m,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为6s,从顶端滑到中点的时间为4s,完成下面题目并把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1)斜面的作用是
让小车获得动力
让小车获得动力
.
(2)本实验的原理是根据v=
.
(3)实验中要用到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秒表
秒表
.
(4)
项目 |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全段 |
1.2m |
6s |
|
前半段 |
0.6m |
4s |
|
后半段 |
|
|
|
(5)结论: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让小车获得动力
刻度尺
秒表
变大
解:(1)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
(2)要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故原理为v=
;
(3)实验中要测量路程需要刻度尺,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
(4)知道总路程和前半段的路程,所以后半段的路程为:s
2=s-s
1=1.2m-0.6m=0.6m;
后半段所用的时间t
2=t-t
1=6s-4s=2s,
全段的平均速度v=
=
=0.2m/s;
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
1=
=
=0.15m/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
2=
=
=0.3m/s.
(5)比较上面三次测量的速度可知小车的速度是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让小车获得动力;(2)
;(3)刻度尺;秒表;(4)见下表;(5)变大.
项目 |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全段 |
1.2m |
6s |
0.2m/s |
前半段 |
0.6m |
4s |
0.15m/s |
后半段 |
0.6m |
2s |
0.3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