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2·南海区模拟)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倒立
倒立
、缩小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焦距
焦距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
像距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D
D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0~25cm   D.10cm~极远处.
答案
倒立

焦距

像距

D

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从图中材料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
故答案为:(1)倒立;
(2)焦距;   像距;
(3)D.
考点梳理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明白眼睛成像的原理和明视距离,本题属于材料阅读分析题,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提供的材料,仔细阅读短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材料阅读分析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信息给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