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青果学院
(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10
cm.
(2)如图乙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丙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
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丁,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

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  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  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答案
10

放大

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



A

解:
(1)图示的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f=10cm;
(2)由图可知,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由题中图知道,烛焰的像偏上,主要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上调节;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把蜡烛移到A点,物距减小了,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调节,使像距增大;
(4)A、说法正确,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说法错误,放大镜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说法错误,幻灯机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像;
D、说法错误,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小.故选A.
故答案为:(1)10;(2)放大;(3)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上;右;(4)A.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2)当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之外;
(4)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 f<u<2f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探究过程,包括焦距的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成像规律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