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05·南京一模)小明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操作步骤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下,如图,则应向
向下
向下
:(向上/向下)调整光屏.他们调整好了蜡烛、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后,分别用两只凸透镜进行研究,记录数据如表.请你分析并回答:
(1)在表格的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
(2)比较(1)、(2)、(3)组得出的规律是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
(3)若要比较不同凸透镜成像关系,应选择的两组数据是2和5,或
1和4或3和6
1和4或3和6
.
序 号 |
1 |
2 |
3 |
4 |
5 |
6 |
焦距/cm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物距/cm |
30 |
40 |
60 |
30 |
40 |
60 |
像距/cm |
26 |
22 |
18 |
34 |
27 |
22 |
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放大、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答案
向下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1和4或3和6
倒立、缩小、实像
解: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下,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当将光屏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向下.
(1)由表中数据可知:f=14cm,物距为30cm,即u>2f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的实像.见下表:
序 号 |
1 |
2 |
3 |
4 |
5 |
6 |
焦距/cm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物距/cm |
30 |
40 |
60 |
30 |
40 |
60 |
像距/cm |
26 |
22 |
18 |
34 |
27 |
22 |
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放大、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倒立、缩小、实像 |
(2)由(1)、(2)、(3)3组物距为30cm、40cm、60cm数据在不断增大,而像距由26cm到22cm到18cm,在不断减小,所以得出的规律是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故答案为: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3)要知道比较不同透镜成像大小关系,指的是透镜的焦距不同,所以有表中数据可知选择的两组数据是2和5,或 1和4,或3和6都可以.
故答案为:1和4或3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