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李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共做了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f=10cm)
物距(cm) |
成像情况 |
像距(cm) |
像的倒正 |
像的大小 |
像的虚实 |
30 |
倒立 |
缩小 |
实像 |
15 |
15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30 |
5 |
正立 |
放大 |
虚像 |
/ |
李明同学根据以上表格得出结论: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李明同学得出结论的过程科学合理吗?为什么?写出你的观点: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
(2)在介绍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李明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光路,但是有一条折射光线没有画出,请你帮他补充画出对应折射光线(图中AB表示凸透镜).
答案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解:(1)实验时只有一组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是不合理的,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2)因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际上是物体发出的多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的多条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从物体顶部射出的所有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像的相同位置.如图.

故答案为:(1)不合理,因为只有一次实验不能归纳总结实验规律;(2)如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