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8·虹口区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他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上“0”刻度处,并将蜡烛置于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一定距离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此时成像情况如图(a)所示.接着他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成像情况分别如图(b)和(c)所示.
青果学院
(1)观察并比较图中
(b)(c)
(b)(c)
可以得到: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可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2)观察并比较图(a)、(b)和(c)中物距与像距的变化关系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到: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
成倒立的实像
成倒立的实像

答案
(b)(c)

成倒立的实像

解:(1)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可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图中 (b)(c)两图正是这种情况.
故答案为:(b)(c).
(2)由图(a)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是实像.
由(b)和(c)可知,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可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总之,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成倒立的实像.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容易把刻度线理解成物距和像距.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