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3·黑龙江)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凹透镜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近视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答案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照相机

凹透镜

近视

解:(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靠近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Ⅱ;缩小;照相机;(3)凹透镜;近视.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
(3)若物距增大,则像距会减小,此时为使像距不变,则需用凹透镜进行发散,使像成在原来的光屏上,近视镜就是凹透镜.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焦距的概念及近视眼的矫正,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