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小敏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
(1)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
可行
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2)他还想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于是选用了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像在光屏上所处的位置偏高,请你提出一种建议使得所成像在光屏的正中央:
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问题解决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3)某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E”的发光物体,如图所示将发光物体、一个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投影仪
投影仪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青果学院
答案
可行

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投影仪

解:(1)A、由图知,用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所以小亮的方案可行;
B、应使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2)像在光屏上所处的位置偏高,则烛焰相对于凸透镜应向上移动,所以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由表格中数据知,物距不变,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实像与物体的左右、上下均相反,所以应为④;
由图知,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A、可行;B、光屏上得到的光斑应最小最亮;(2)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大;(3)④;投影仪.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若像偏高,则应将蜡烛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
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物距不变时,像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
(3)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倒立的含义: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考查了焦距的测量,对倒立实像的理解及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