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自左至右依次插上蜡烛、
凸透镜
凸透镜
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它们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小明同学用一个标有“f=2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获得下表中的数据,请你按表格要求填好表中的空白处: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60cm 30cm 缩小 倒立
50cm 33cm
缩小
缩小
倒立
30cm 60cm 放大 倒立
24cm 120cm 放大 倒立
16cm 与物体同侧约80cm 放大 正立
(3)物体由五倍焦距处向凸透镜一倍焦距处靠近时(即物距减小),则像距
增大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凸透镜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增大

变大

解:(1)当物体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所以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时,要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两者之间.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50cm>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由数据可见,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在变大.
故答案为:(1)凸透镜;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60cm 30cm 缩小 倒立
50cm 33cm 缩小 倒立
30cm 60cm 放大 倒立
24cm 120cm 放大 倒立
16cm 与物体同侧约80cm 放大 正立
(3)增大;变大.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成的实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所以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时,要将凸透镜放在中间.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上,要调整三者的中心高度.
(2)比较物距和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情况,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3)分析数据中物距的变化和像的大小变化,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是一道很好的实验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