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某同学家有一f=50mm的照相机,他为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
凸透镜
凸透镜
,所以它对太阳光有
会聚
会聚
作用.
(2)用一硬纸板在镜头后面接收经镜头折射后的光斑,用此种方法测量焦距,当在纸板上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时,测出
光斑与凸透镜
光斑与凸透镜
之间的距离,就大约是焦距.
(3)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
小于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
像.
(4)装上镜头,用照相机来拍一开花的桃树的像.
a.拍桃树的像时,桃树距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100mm
100mm
,桃树在底片上成
倒立
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像.
b.拍完桃树的像之后,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应使镜头
靠近
靠近
(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把镜头
伸出去
伸出去
(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拍照的当天天气较好,若光线太强,曝光过量,则应
将光圈调小(或缩短快门时间)
将光圈调小(或缩短快门时间)

答案
凸透镜

会聚

光斑与凸透镜

小于


100mm

倒立

缩小

靠近

伸出去

将光圈调小(或缩短快门时间)

解:(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这一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测出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3)要将凸透镜做为放大镜使用,需使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镜头距蚂蚁的距离小于50mm,此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4)a、用照相机来拍一开花的桃树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桃树距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即大于100mm,桃树在底片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b、拍完桃树的像之后,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可知.则应使镜头靠近桃花,并把镜头伸出去.
(5)光线太强,曝光过量,则应将光圈调小(或缩短快门时间)来减少进光量.
故答案为:(1)凸透镜;会聚;(2)光斑与凸透镜;(3)小于;虚;(4)a、100mm;倒立;缩小;b、靠近;伸出去;(5)将光圈调小(或缩短快门时间).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要解决此题需要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同时要掌握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的作用.
(2)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焦距的定义解答此题.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4)a、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b、当物距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要使成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
(5)光圈是来控制进入光线多少的,快门是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所以要减少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应减小光圈或缩短曝光时间.
此题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中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并学生变通总结,才能对有关问题应对自如,此题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近几年中考的方向.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