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05·泰州)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增大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具有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
的作用.
答案
增大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

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屏幕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要使实像增大,要使屏幕和投影仪之间的像距增大,同时要减小凸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所以凸透镜要向下移动;
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故答案为:增大;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像距要增大,物距要减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来解决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需要;
注意物距是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投影机与幕布之间的距离,要注意区分.
应用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