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明用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分别记下蜡烛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再将蜡烛逐渐向焦点移动,分别记下几组数据如下表:
(1)如果把“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叫做凸透镜的放大率(用β表示),则凸透镜的放大率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和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用字母符号表示出来是
.
(2)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移动时,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哪些规律?
实验次数 |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u |
像到透镜的距离v |
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β |
1 |
30cm |
20cm |
0.7 |
2 |
24cm |
24cm |
1 |
3 |
18cm |
36cm |
2 |
4 |
15cm |
60cm |
4 |
答案
解:(1)由表中第一次实验数据中物距30cm、像距20cm、β的数值0.7可得出,
=
=0.7=β,
同理第2、3次、4次实验数据也可得出u、v、β三者的关系为β=
.
即凸透镜的放大率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和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的数量关系为:β=
.
故答案为:β=
.
(2)由表数据可看出,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由30cm~15cm逐渐变小,像距由20cm~60cm,则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
故答案为: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移动时,物距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像也逐渐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