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连云港)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青果学院
答案
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放大、实像

解:如不能得到完整的像,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放在同一高度上,
此时物距为15cm,而焦距为10cm,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烛焰、透镜、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倒立、放大、实像.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使像能完全的成在光屏的中央.
当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此题中的第二问就是告诉了物距的范围,让确定成像性质.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