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7·柳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刻度尺(或光具座)
刻度尺(或光具座)

(2)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
3
3
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
1
1
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实验次数 像的情况
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1 倒立 缩小 实像
2 倒立 等大 实像
3 倒立 放大 实像
4 倒立 放大 虚像
(3)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
光屏
光屏
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
答案
刻度尺(或光具座)

3

1

光屏

解:(1)在此实验中,要测量物距,所以还需要用到刻度尺或光具座.
故答案为:刻度尺(或光具座).
(2)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在第3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即第1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故答案为:3;1.
(3)第3次实验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使物距等于实验3的像距,像距等于实验3的物距,便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应该将凸透镜向光屏移动.
故答案为:光屏.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光折射的可逆性.
(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所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刻度尺(或光具座)测量物距、像距.
(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折射光路的可逆性.当成实像时,可以对调光屏和蜡烛的位置或移动凸透镜使物距与像距大小对调都可再次得到大小与原来相反的清晰的实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运用.同时还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这是一个难点.
实验探究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