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1·镇江模拟)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当他把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放在如图6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能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此时这个像是
倒立
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如果他换用一个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可在光具座上
45~50
45~5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
答案
倒立

放大

45~50

解:如图,物距u=40cm-25cm=15cm,凸透镜焦距是1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换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5~10cm,所以光屏在45~50cm刻度之间移动.
故答案为:倒立;放大;45~50.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首先求出物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光屏上成像性质.
当换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判断像距的范围.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此题学生容易忽略距离和刻度是不同的.
实验题;压轴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