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2·沈阳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青果学院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
倒立缩小的实
倒立缩小的实
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正立
正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倒立缩小的实

正立

解:(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源移至4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源移至8cm刻度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倒立缩小的实; 正立.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如图,本实验中的光具座上的刻度和一般的刻度尺不同,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是某刻度处,还是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此次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实验题.
找相似题